原帖链接: http://jzb.com/bbs/thread-3529457-1-1.html
不作评论。不作评论。不作评论。
关于转载文章的声明: 本人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人观点也不表示本人利用该文章向正在阅读文章的您灌输该篇文章任何显式或隐式表达出的观点。(转自SXKDZ’s Blog)
学校素来报喜不报忧,但我觉得这事情并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人大附这回文科确实很惨,惨到难以想象。整个学校的成绩离正常发挥差出一个档次。这篇文章很长写得也很细碎,没有耐心读的可以点红叉。
另外人各有志,人大附中排名靠前的学生一直以北大为目标。北大梦幻灭带来的痛苦并不比很多学生落榜来得轻,所以请不要说我们得了便宜还卖乖,有个985上还来装13之类的话。
点开了录取结果,尽管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眼泪还是在一瞬间唰地落了下来。武汉大学,最终还是落到了这种田地。我以一个高考亲历者,且是失败者的态度,来讲述我对这次高考,以及我们学校同学对这次高考的感想。
人大附文科不算太强,至少没有理科那种压倒性的实力,但也不算弱,每年十五到二十个清北还是可以做到。(文科统招生只有不到50人)
我的正常海淀排名是30-40,正常发挥在rdf排5-10,按理说是个稳上p大的成绩,即使是一模作死(明知作文要跑题还执意写下去得了35,我高考作文满分)也是海淀90名稳上人大的成绩。考完高考,觉得今年高考难度肯定比去年难,估计分数线上不了660,估了下自己的分数,语数英三大科25分到30分,文综再怎么低也不会下240,好,稳上660了,高枕无忧地刷大学教材去了。
成绩下来,晴天霹雳,651,文综230。230,这是一个想想都不会觉得可能会考这么低的分数,然而从225-235竟是今年人大附文科最集中的一届。按海淀大考成绩来看,我们这届应当是近几年除了上一届外最强的一届;我们却在高考考出了人大附文科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次成绩:按671算文科4人上线。算上加分提前批也不过十人,平均分北京第六(不过平均分这种数据都是刷出来的其实没什么意义,重要的还是那惨淡的高分段)
大家不妨算笔帐,上北大只能扣80,除非语数英极强,否则文综至少得是245,然而人大附这回文综上245的寥寥无几,海淀一二模考250260的这次也在230多。我们班一位经常考海淀前五的同学,他语数英扣了15分(比状元高7分),他的文综227。“真正厉害的人能适应任何考试”,这句话对今年高考并不适用。
当然也有高分,我们班这回七个上668的同学中,有三个是经常20多名的人。平时文科前十的人,有些还没我高,平时考二十多名的人,凭着文综反而上来了。并没有看出这种考试区分出了什么,人大附文一班前三十名(往年前三十都是有冲人大实力的,今年人大估计得裸分前十才可以)顺序完全打乱,好像重新抽了个签。不禁想到了前两天看到的一个传闻,文综前一半判得严后一半放水,且前一半并没有被重新判。我不知道这传闻是真是假,但从每个人的成绩来看倒像是真的。一二模文综同样水平的人,高考差出来20-30分,这种差距似乎并不完全可以用发挥好坏来解释。
假如传闻为真,那么想必后一半考生就成为了这次扎堆分数段中的主力军。于是我的排名就一次次往下掉掉掉,掉到了北京430——过去一个以为只有涂串了机读卡才会达到的排名。然后适逢平行志愿,高考减招,于是我这个往年还可以冲人大的排名就再一路往下掉掉掉,掉到了这个几乎万劫不复的情况。高考出分那天,我在家里哭了一下午,之后和班上一个平时成绩稳上北大最后因为文综低而上复旦(她文综242,没砸成我那样)的同学聊天,她说她之后两天都没怎么吃东西就顾着哭。
这样说一定没个对比,我在夏令营认识一个四中文班的同学,她高考文综也砸了242全班基本垫底,我们242却还是比较靠前的成绩。
为什么会这样?读者一定想问,我们也想问,高考出分那天,班群里炸开了锅,讨论了半天也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学文不适合来人大附,学文不适合来海淀区。
这当然是个赌气的话,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整个海淀区的备考指导思路错了,海淀区复习的引导方向有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西城今年文科成绩为何大幅度领先于海淀(去年高分段海淀比西城略强一些,两区历年高分段成绩基本持平)。
英语老师在之后跟我们聊天时调侃说,瞧你们那文综成绩,简直跟没学过一样。
确实跟没学过一样。
去年8月,将文综三科基本过了一遍,做了14年高考题,63x,一对分数线,南大浙大都能上,当时还沾沾自喜。
一年后的今天,我却连南大浙大都考不上。
我高三一年学这堆没用且狭隘的知识,用我远比高考广阔的阅读量知识面去适应如何做题,每天至少到12点去钻研那些毫无意义的考试技巧,换来的是什么?
我这一年在干什么?人大附的学生们这一年到底在干什么?很认真的复习?是的,确实是这样,但为什么理应收获的果实却被突如其来的冰雹砸个稀烂?
我不能说考到前面的人只是运气好才分高,高三大家都很努力;我不想责怪老师们没有指导好,rdf的老师们尽心尽责几乎无可挑剔;我也不想怪民大附的抢了名额,占用了人大附六年的资源还考不过人家是自己废物;我也不想怪今年文综怎么这么奇怪,怨天尤人一点用都没有。我只想怪我自己,为何一模任性瞎搞导致没过博雅,为何执着于北大而不申请清华自招,为何估分自信一定能上北大结果放弃了港校的申请。如果再重来一次,即使我高考仍旧只有这点分,结局可能也会很不同。
复读?
高考下分之后班里几乎所有没考上清北的都嚷嚷着要复读,结果最后一个都没有。我亦然。对于我来说,再大的压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今年文综告诉我,我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很可能不知道如何去考出高分的考试。我连提升的方向都不知道,很可能复读一年也是白搭。曾经跟考上清华的理科好友开玩笑说,我要复读肯定选理,理综275我都稳上北大。
然而还是很难受啊,翻江倒海般的难受,刻骨铭心的疼痛。qq空间里北大夏令营认识的好友纷纷晒着他们的北大录取通知书,而我这个公认在他们之中算是很厉害的人,这个来自北京人大附中理应轻松上北大的人,却与他们相隔一千五百公里,只能去往遥远的华中,在一个远远逊色于北大的学校中继续四年的人生旅程。
我承认我是有北大情结的,我也自以为我的素质我的努力比很多人更配的上进入北大。然而自高二以来每天看书到凌晨一两点的努力,自小学初中以来知识的积累,三年前给自己设计的人生规划,在一场莫名其妙的文综改革中化为了泡影。如果我真的因为复习不到位,或是发挥失误而考不上,也许我只会闷在家一个人伤心。然而这种群体性的滑坡,我觉得应该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下。
我当然明白大学不意味着去一切,我也明白一切都要靠自己。但那不是一个强者在失败时安慰自己的。我必须去承认我高考失败了且败得很惨。我所遇到的老师同学,我所获得的基础培养,将我熏陶渐染的精神氛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我这样立志做学者的人。人们都说马云来自野鸡大学最后成功了,但他那是创业,他的成功在于赚钱,和大学关系毕竟不那么大,若他成为了国际知名学者那才真的值得谈论。
但承认失败与消沉下去是两回事,既然在没有那么优秀的大学就要去做最优秀的人,我会依旧努力。也请所有高考失利的同学依旧努力,大学毕竟不是一切,毕竟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权利去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