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网络原理》联合硬件路由器实验最终报告会暨组间互联互通测试会

由于我前一个会议推迟结束,今天傍晚五时三十分,原定于四时三十分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网络原理》联合硬件路由器实验最终报告会暨组间互联互通测试会推迟开始。考虑到今年硬件路由器实验组数量较少以及疫情防控等因素,今年的报告会规模暂时缩减。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师全老师、课程两位助教、参加今年硬件路由器实验的两组共六位同学、去年参加硬件路由器实验的一位往届同学。

会上,两组同学分别对本组硬件路由器实验完成情况、设计细节以及分工情况进行了最终报告,并进行了互评和交流。两组同学均采用了精心设计的Trie树结构,能够容纳2000~8000条IPv6路由表项,并能通过RIPng路由协议在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最终在助教自主研发的IPv6网络测试仪测试下实现了四口全千兆线速转发,获得小包线速奖学金。

《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师全老师简单点评后,上半场会议结束。会后,参会人员进行了合影和晚餐。

晚餐后,组间互联互通测试及时开始,主要测试了环状拓扑。调试测试过程如下:

将第1组主机连接至第1组路由器,第1组路由器连接至第2组路由器,第2组路由器连接至第2组主机。此时,使用第1组主机ping第2组主机,第1组主机不能获得响应,网络无法连通。在第2组主机处抓包显示可以收到第1组主机发送的Echo Request报文,并且第2组主机正确发送了Echo Reply报文。第一次测试失败,场面陷入僵局。

将一台带有端口镜像功能的交换机串联入第1组路由器与第2组路由器之间的链路后,抓包显示第2组路由器在转发第2组主机向第1组主机发送的Echo Reply报文时发起了ND地址解析,发送了组播NS询问第1组路由器对应接口的链路本地IP地址的MAC地址。第1组路由器随后使用全球单播地址为源地址(Source Address),链路本地IP地址为Target Address,发送了单播NA作为响应。此后第2组路由器再次重复发送组播NS,第1组路由器再次回复单播NA响应。推测第2组路由器没有成功接收第1组路由器发送的NA响应。考虑到第1组路由器发送的NA的源地址及Target Address不一致,推测第2组路由器在填充邻居缓存时使用了源地址而非Target Address。请求第1组和第2组迅速展开调查。

第1组查阅RFC后指出NA的源地址为对应接口的任意合法地址即可,否认其路由器发送的NA违反RFC。第2组确认其路由器在填充邻居缓存时使用了源地址而非Target Address,并进行了修复和重新综合。综合完成、重新配置第2组路由器后,全网连通。增加一台第1组路由器作为第1组路由器2,并同时连接至原有第1组路由器和第2组路由器后,网络拓扑变为环形,全网依然连通。

将运行鸟的助教主机连接至第1组路由器后,第1组主机和第2组主机均可以访问IPv6互联网,bgp.he.net显示的IPv6地址正确,mirrors6.tuna.tsinghua.edu.cn下载速率可达300Mbps。测试最终顺利完成。

至此,全部会议结束。

总结而言,本学期硬件路由器实验中,同学们自主设计并实现了纯IPv6路由器,通过RIPng路由协议在路由器之间交换域内路由信息,实现组内互联互通、组间互联互通。进一步,依托AS4842 天海信息科技全球计算机网和AS24239 TWD2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共同提供的全球IPv6互联网实验床,实验团队通过BGP路由协议向全球IPv6互联网发布实验专用IPv6网络前缀2a0e:aa06:490::/48~2a0e:aa06:497::/48,同时通过RIPng路由协议向同学们的实验网络发布了默认路由(::/0)。最终,同学们实现了用自己造的CPU运行自己造的RIPng路由协议软件,并用自己造的纯IPv6路由器访问全球IPv6互联网,成为全球IPv6互联网的一部分。

Soha专家点评称:“为同学们能从CPU开始成功地使用自己设计、实现的路由器联入互联网感到开心。这次实验,同学们感受到了造机和计网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乐趣,这样的实验真的很好。”注:Soha作为AS4842 NOC,全力支持了本次实验联入互联网的部分。

发表评论?

3 条评论。

  1. 为同学们能从CPU开始成功地使用自己设计、实现的路由器联入互联网感到开心。这次实验,同学们感受到了造机和计网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乐趣,这样的实验真的很好。
    参与课改的谭院士yyds!

  2. 实践出真知,很棒的教学尝试

回复给 kjr ¬
取消回复

注意 - 你可以用以下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wink: :twisted: :roll: :oops: :mrgreen: :lol: :idea: :evil: :cry: :arrow: :?: :-| :-x :-o :-P :-D :-? :) :( :!: 8-O 8)

本文链接:https://twd2.me/archives/16420QrCode